品味劉若英的美麗與哀愁
2018/02/06 19:47
記者|呂亞辰 圖|相信音樂地區:台灣台北

台灣電影史上,在最短的時間內「電影、電視劇、舞台劇」榮獲多項獎項的大滿貫天后劉若英,美國加州古典音樂科班出身,以陳昇的助理出道。因為張艾嘉的慧眼發掘,1994年演出電影處女作《少女小漁》,青澀的新人演技,在25歲那年榮獲亞太影展影后的殊榮,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亞太影后,之後接下陳國富導演《我的美麗與哀愁》,開啟電影生涯,往後又在《徵婚啟事》、《雙瞳》先後問鼎亞太影后、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演技實力不可言喻。
對劉若英印象最深刻的是2000年她在人間四月天演出的張幼儀。張幼儀十六歲時,從兄之意嫁給了徐志摩,一個從不以正眼瞧她的冷酷丈夫。因被徐志摩喻為“小腳與西服”的不相配婚姻,從夫之意與徐志摩結束七年的夫妻關係。三十年後,從子之意再嫁人生伴侶蘇醫生。劉若英演活了那個年代以夫為貴,終其一生遵守三從美德,被徐志摩要求只做徐家媳婦不做徐家太太的傳統女性。
為了進軍中國市場劉若英不惜扮醜作怪,讓她紅遍大陸的則是電視劇「粉紅女郎」中一心想結婚的“結婚狂”方小萍,她甚至為了這齣戲練出了中國的南腔北調。有別於前一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演出徐志摩傳統又婉約的原配張幼儀,劉若英讓熟悉她的觀眾跌破眼鏡。“結婚狂”是一個穿著老土、其貌不揚、又有些神經質的幼稚園老師,她一心期待白馬王子的出現,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拋棄。儘管如此,她還是相信最終有一天,會有一個不嫌棄她的人出現。
劉若英:「“結婚狂”那種始終不放棄的精神是我最欽佩的,也是我想傳遞給觀眾的,她越醜,大家越會看到她內心的世界,不會被她的外表所矇騙,因為我覺得如果影迷們喜歡我的話,應該不光是喜歡一個外表而已。」
製作人伍宗德說:劉若英接一部戲的投入非常專一,那兩顆大暴牙是她想出來的,其實她來跟我說之前她就已經先試作兩顆大暴牙,裝了兩顆暴牙走在路上沒有人認出她來。劉若英説:「我希望這對牙套在講話、吃東西、打噴嚏時都不會飛出去。但這牙套讓我每天都頭痛,有時痛得臺詞都説不清楚。」不過劉若英還是忍痛堅持演戲,她的敬業精神讓全劇組都很感動。
因為這部戲的搞笑演出,讓其他導演看到劉若英的戲路寬廣,中國導演馮小剛也尋求合作機會,2006年她接演”天下無賊”,與劉德華飾演一對鴛鴦大盜,這部戲最後一個畫面,她一邊把烤雞不斷塞進嘴裡,整個嘴邊沾滿了花花的醬汁,大顆眼淚在她無法再強忍之下,不自主地緩緩落下,那場內心戲,已經成為影史上一個非常經典的畫面,她一舉拿下中國金雞百花影后大獎,這也是港台女演員中拿下中國大獎的第一人。
被問及從影以來最喜歡和最難演的角色。劉若英説:我很喜歡《人間四月天》的張幼儀,我也很喜歡《生日快樂》、《徵婚啟事》、《天下無賊》;如果說最難的角色,飾演張愛玲對我而言是很難的,因為我沒有特立獨行到她的程度。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一劇講述的是文壇才女張愛玲的傳奇人生,劉若英非常用心,她翻看了大量有關張愛玲的資料,曾有報導説她入戲太深一度精神恍惚,劉若英説:「我要從14歲演到75歲,而且一開始就拍我老年和死亡的戲,然後再倒回來拍我年輕的時候,演起來心情覺得很沉重。老年的戲對我來説是未知的,比較容易演,可以任意揣摩,但是年輕的戲是我已經經歷過的,會不自覺地跟自己比較:演得對不對」。
劉若英曾在《人間四月天》中扮演了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在她看來,張愛玲比張幼儀更加悲苦:「張幼儀還可以哭啊,她有得怨;可是張愛玲是沒得怨的,從當初義無返顧地深陷到最後黯然決然地放手,她完全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她明知那段愛情的危險還傾情投入……」她仿佛在為張愛玲嘆息:「演張幼儀我流了很多淚,演張愛玲卻哭都哭不出來」。有一場哭戲,劉若英哭得已經人戲不分,不能自拔,以至差點休克。對此,劉若英本人倒挺淡然:只要大家在看到這部戲的時候,感到不是我劉若英本人就行,這是我最大的希望。
她說:唱過一些歌,有紅的、有不紅的,演過一些戲,有好的、有不好的,出過幾本書,都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字句,感覺做過很多事情,卻仍感覺不足夠感恩生命。她說: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感恩,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我覺得上帝對我最好的事情是,甚麼樣的人生祂都讓我經歷過,好的、不好的,幸福的、悲傷的,它讓我看見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我覺得這樣,很好。過去這些年,我常常旅行,有時候跟老公一起,有時候自己去,每次一回來沒多久,就開始安排下一次的旅行,以前因為工作到處走,現在才是真正的放空,所有東西都一樣,妳一定要空出空間,才能夠再填補新的東西進去。前幾年沒有工作,我參與了很多慈善活動,我曾在一次演講上說,富人本來就應該做慈善,因為妳擁有這麼多,但不富有的人也應該做慈善,因為妳才知道妳擁有這麼多,我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投入在慈善工作裡。未來在事業上還有什麼理想?她坦言:沒有想那麼多。因為我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所以我會覺得把今天過好就已經不得了了—我想要歸零。
歷經戲劇的千錘百鍊,歲月的洗禮,劉若英退去了稚氣,多了一份成熟與知性,她說:「演戲的時候會付出自己的真感情,我覺得我所有的情感、等待、淚水都透支了,一直到今天我都不敢回頭看」。也因為這樣的劉若英在角色中一次又一次地完美詮釋,每個不同地角色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她所演的戲,她所唱的歌,她所寫的故事能夠如此貼入人心而被感動,都是因為大家從她的故事裡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2011年她嫁給小3歲的老公鍾石,得獎無數的她說: 「像我這樣的女生,能夠得到別人給我這樣的關心、疼愛、包容,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個獎」。